traditional craftsmanship of young shoe-makers
Shoe-Making Appartamento 的團員組成是一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年輕藝術家。我們有著不同的背景故事,因為熱愛手工鞋、努力學習傳統製鞋工藝:Hand-welted shoes,而聚集在文化古城——佛羅倫斯。
我們知道,雖然製鞋是一件苦差事;但我們選擇擁抱這個文化,去 #傳承、去保護這即將消逝的高技術技藝。
以下是我的故事,與籌辦此展覽的初衷:
展覽介紹Introduction:
我們取名這次的計劃名稱叫做:Shoe-Making Appartamento。這個名稱同時包含兩種語言,英語及義大利文。Shoe-Making使用國際語言英文,代表著不同文化的結合與相容;Appartamento則使用義大利文,來紀念讓我們結識的浪漫城市,佛羅倫斯。這個展覽的中心概念來自一個簡單的想法:「我們對製鞋產業未來輪廓的期待是什麼? 」於是,在一次與團隊Brain-storming的過程中,Appartamento這個詞跳進我們的腦海裡。Appartamento在義大利文的意思是公寓,也是家的形象,恰恰貼近我們對製鞋產業未來輪廓的想像:一個充滿歡笑、溫暖、舒適、友善的創作環境。
在展覽期間,我們將空間打造成製鞋工作室,讓觀者了解我們是如何展開我們的創意旅程。從設計到打版、感受充滿皮革香的空間與手捻線的觸感,最重要的是,在世界的角落,仍然有一群對此充滿熱誠的年輕世代,默默在耕耘和保護這塊文化。
用展覽開啟對話,「我們期待的傳統產業是什麼樣子?」
初期對Shoe-Making Appartamento這個計劃的輪廓,是希望辦一場有意義的展覽。我開始反思:「為什麼年輕人會不願意投入這個產業,以及,如果要翻轉對傳統產業的形象,讓更多年輕創作者投入,我們所期待的樣子會是什麼? 」
當初給這個計劃定義的幾個關鍵字,包含:「舒適、溫暖、工藝、家居、手作」,也就是說,友善的環境和空間是一開始我對這個計劃提出的一個重點,也是我對這個產業的期待。在華人的世界裡,也許是深植在教育裡的士大夫觀念,往往父母會期望孩子能從事動腦及坐在辦公室裡的工作,匠人被定義成低人一截的辛苦活。我在台灣從事設計,許多年邁的老師傅(平均約55~70歲)告訴我,做這行很辛苦,他們寧可讓自己的孩子在辦公室裡吹冷氣,自己則在昏暗、悶熱的空間裡工作。我知道手工製鞋是重要的文化資產,卻因為沒有妥善的受重視和輔導轉型,而逐漸衰落,我覺得這是一件讓人沮喪的事...
「重新開啟話題,鼓勵更多年輕藝術家踏入這個產業」
在決定好場地後,我開始把我的想法告訴身邊的朋友。我很感動於自己向他們提出我的想法時,他們產生了很大的共鳴,也紛紛表示願意支持、加入這個計劃。
在無數次的咖啡與雞尾酒會議後,我們號召了更多的成員加入,最終的團隊包含來自台灣、中國、義大利、日本、英國、越南的成員,我將組織分成「策展團隊」與「藝術家團隊」,彼此合作,但執行不同任務。
與來自不同國家的人合作是一件有趣的事,因為策展的需要,我們每日都不斷地在腦力激盪,思考如何讓展覽更完整、更有創意、吸引更多人的注意,不同的文化背景,讓我們能夠激盪出意想不到的創意和觀點。
如今回望台灣,其實已看到越來越多年輕人投入文化、設計與工藝的領域,也開始有許多以台灣文化特色和在地設計、製造為初衷的新創品牌萌芽。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,代表近幾年來,我們開始對這片土地文化產生認同,也企圖從“台灣只是代工廠”的框架跳脫出來。但問題來了:當在台灣的工廠大多面臨產業老化、技術斷層的問題日趨嚴重,終究這些品牌必須面對技術上的考驗——以製鞋業來說,僅管有著具創意與在地特色的設計,若無人能夠以足夠的技術水準,製作出符合設計師理念的實際作品,則一切仍是枉然。
我認為,根本的問題必須從教育著手——首先,我們應該鼓勵匠人精神、職人精神,不再是「萬般皆下品、唯有讀書高」的單一價值觀;政府或企業也都須思考「#永續性」,真正投入資源、積極培育、訓練高技藝人才。
製鞋是一件辛苦活,但是套我在義大利八十歲老教授的話:「#製鞋 要有熱誠,真正的自信在於你大聲說出,我是一位製鞋師。」
| Event Date: 11th- 12th, May, 2018 |
| Event Venue: Via dei Pondofini, 20, Firenze |
團隊成員:
藝術家: Caterina Melidoni & Giulio Assumma / NgocAnh Le / Oliver Charles / Shiau Ting Li / 王藝姝
創意指導與策展人: Shiau Ting Li
行銷總監:陳立德 / 陳立群
攝影師:Emi Ota
視覺總監:趙欣怡
展場設計:王藝姝
Comments