想想踏入台灣的製鞋產業一段時間了,這一路上感受其實滿深刻的,一直沒機會具體打成文字,終於有機會跟你們談談這段時間我所觀察到的產業面向,以及當中所面臨的問題…
故事還是要回到1960s開始說起。1960s是台灣製鞋產業的成長期,隨著二戰後世界經濟漸趨穩定,以及國內開始推動工業化、低價代工的政策影響下,吸引不少外資願意跟台灣的工廠下訂單,出口量於是增加,工廠也如雨後春筍般一家一家的開;在1960s奠基下,1970s-1980s台灣的製鞋產業開始進入起飛期,並享有製鞋王國的美譽;但到了1980s末期,受到國內勞力工資上漲、大陸經濟崛起的緣故,外資紛紛將訂單轉往相對低價的大陸市場,導致台資外移至大陸或東南亞地區設廠,以爭取更低的成本,而那些還留在台灣的工廠,有些苦撐至今,有些苦撐仍敵不過大環境的殘酷,終究一家一家的倒閉。
好在,近幾年來台灣慢慢體認到唯有創造自我價值,把核心技術根留台灣,才有辦法在全球化的浪潮下免於被淘汰,開始有許多以台灣文化特色和在地設計製造為初衷的新創品牌萌芽,希望做出異於歐美潮流的特色產品。我覺得這是一件好事,代表近幾年來,我們開始對這片土地文化產生認同,也企圖從“台灣只是代工廠”的框架跳脫出來。但問題來了,正當全球朝向新生產技術、新製程發展時,留在台灣的工廠大多面臨產業老化、產業斷層,也就是說,現在你看到的鞋廠師傅們多半年邁已高(平均大約60-70左右的年紀),做一做差不多就要退休含飴弄孫去了。
還記得有一回,是在某年盛夏的時候吧,跟同樣也是開發設計的同事去楦頭工廠確認楦頭的狀況。依舊記得傍晚時分,小小雜亂而昏暗的楦頭廠內,師傅一人穿著吊嘎埋頭工作。頭上一盞昏黃的燈泡、後頭一台好像不是很有勁的風扇在那邊吹阿吹的。“師傅,你看起來一把年紀了,怎麼不請兒子來幫忙? ”我問著,這時候汗水大顆大顆的從師傅的額頭旁滾過。“現在年輕人,在辦公室吹冷氣工作多好,這個,太辛苦了啦,等我做一做差不多退休就可以收了” 師傅回答著。說完,將修磨好的楦頭遞給我們。這個時候我意識到,如果這樣的技藝沒有人接手了,之後又有誰能夠保存這樣的文化? 本以為只有少數工廠面臨到這樣的問題,隨著換了工作也認識越多的師傅們,發現這是一個現在正在發生的進行式,我幾乎可以得到一個結論:沒有年輕人願意來接手,還留在台灣的這些工廠短時間可能會快速萎縮然後消失(事實上,已經在萎縮了),繼而影響這些剛萌芽的品牌。
“如果能有更強大的知識,應該能改變些什麼吧”-我想著
Comments